鄰近年末,新能源汽車政策再次呈現了升溫跡象。包含車船稅改造、公事車采購新規等都為新能源汽車開“綠燈”。三年前實行的汽車業調劑與振興計劃,初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產量和發賣范圍目的。至今振興計劃已到期,盡管目的沒有完成,但跟著汽車社會與能源、環保沖突的日益浮現,新能源汽車勢將成為重點“看護”的范疇。
三年時光,對于新能源汽車這個汗青大流來說,其實太短。它至多只供給了一個社會爭辯和政策切磋的空間,目的失?并不出乎業內料想。將來跟著能源危機的日益加重,新能源汽車特殊是電動車進家庭,才干蔚然成風。但在此節點上,反思若何架構一個更積極和有用的政策系統,成為反思汽車業調劑與振興計劃的一個重中之重。
每年銷量不到一萬輛
2009年開端實行的汽車業調劑與振興計劃提出了“電動汽車產銷形陳范圍”的目的,包含“改造現有出產才干,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hùn)合動力和通俗型混雜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發賣總量的5%擺布。主要乘用車出產企業應具有經由過程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物。”
“到今朝為止,50萬輛和5%兩個目的都沒有到達。”汽車剖析師張志勇一向存眷新能源汽車成長,他以為,今朝的乘用車年產量在1400萬輛擺布,新能源汽車5%的銷量占比就是要70萬輛,而此刻每年大概只有1萬輛擺布,相差甚遠。而車企新能源汽車產能今朝也遠沒有到達50萬輛的范圍。
工信部在2011年1月頒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公共辦事范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從2009年的13個城市擴展到25個城市,6個城市啟動私家購置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zuò)。截至2010年年末,共有54家汽車出產企業的190個車型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利用工程推舉車型目次》,2010年,以上車型年產量為7181輛車。
這意味著,進入目次的54家車企,2010年出產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均勻不足133輛,每個車型的產量則均勻不到38臺。“主要乘用車出產企業應具有經由過程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物”這個目的也沒有完整實現。
現實上,早在汽車業振興計劃實行的第一年,新能源汽車目的就有被束之高閣的意味,在今朝的市場情況下,新能源汽車財產化的艱巨,并不出乎不測。主要的是,這三年間,在一紙振興計劃之外,新能源汽車政策不竭升溫,初步構建了政策系統。
2010年10月,國務院將新能源汽車列入七大計謀性新興財產之中,提出要出力沖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把持范疇要害焦點技巧,推動插電式混雜動力汽車、純電動車汽車推廣利用和財產化,將新能源汽車行業打造成為公民經濟的先導財產。如許的政策高度,使得成長新能源汽車沒有回頭路。
新一輪政策力破“堅冰”
到今朝為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財產計劃》尚未出臺。這一計劃將代替汽車業的“十二五”計劃,恰是顯示成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成為全部汽車業的焦點計謀。在南邊日報近日舉行的“汽車業入世十年”論壇上,中國(China)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會長付于武曾坦言,“新能源汽車是當前汽車業的最大機會。
近幾年來,歐美汽車業現實上都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成長,而在國內尚處在一個爭議階段,現實財產化和市場化推動極為遲緩。在傳統汽車業顯明落伍的基本上,新能源汽車成長的遲緩對中國汽車業極為晦氣。新能源汽車雖紛歧定能讓中國汽車業新能源汽車行業謀成長實現“彎道超車”,但確切是由大變強的最大機會。或者恰是出于這種焦炙和共鳴,在2011年的最后幾(jǐ)個月,新能源政策再度升溫。
近日剛由國務院同意頒布的《車船稅法實行條例》為新能源汽車開“綠燈”。這個將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實行的條例劃定:“節儉能源、應用新能源的車船可(kě)以免征或者減半征收車船稅。免征或者減半征收車船稅的車船范疇,由國務院財務、稅務主管部分與國務院有關部分制訂,報國務院同意。”
而在11月,國度財務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等四部委結合宣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新政策。四部委請求25個試點城市積極研討對新能源汽車落實免去車牌拍賣、搖號、限行等限制辦法,并出臺泊車費、電價、途徑通行費等攙扶政策。
新政策的另一個亮點是明白請求大力推動基本舉措辦法扶植。制訂充電基本舉措辦法扶植計劃,為小我新能源汽車用戶在其室第小區泊車位或工作場合泊車位配套扶植充電樁,該類充電樁與新能源車(chē)輛的配比不得低于1:1;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的用戶供給充電舉措辦法扶植的辦事;此外,在當局機關和商場、病院等公共舉措辦法及社會公共泊車場,恰當設置專用泊車位并配套充電樁;同時,城市要調(diào)配資本扶植少而精且籠罩示范運行區域的快速充電收集。
別的,公事車采購新政劃定的“18萬元”底線也實用于新能源汽車。新規斷定:“純電動、插電式混雜動力等新能源轎車扣除財務補貼后價錢不跨越18萬元。”
補貼不克不及“濕濕碎”
浩繁政策的出臺,已為成長新能源汽車初步修建起政策系統。但在張志勇看來,“今朝的政策現實上走了很大的彎路。”有需要持續深刻調劑。
張志勇以為,在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中,財務補貼是賜與企業而不是直接賜與花費者。這帶來的一個重大弊端是宏大的財務補貼只激勵了做與不做,而不是按現實后果去補貼。現實上,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呈現的無序成長,已經激發了國度主管部分的存眷。各地成長新能源汽車的熱忱很高,形成一擁而上的局勢,結(jiē)果欲速不達,錯過成長機會。當局是以須要在尺度、準入和協劃一方面做更多工作,特殊是更(gèng)好地利用財務補貼這個杠桿。
另一方面,今朝的財務補貼更顯明的是體此刻對車型價錢的均衡上。在財產化初期,新能源汽車昂揚的價錢,是阻礙其大范圍進入市場的主要身分。假如比亞迪推出的中國首款純電動私家車e6先行者,在國度和深圳分辨補貼6萬元之后,現實價錢仍高達25萬元擺布。在南邊日報結合網易汽車睜開的查詢拜訪中,80%以上的被查詢拜訪者以為這一個價錢其實過高。
但張志勇以為,阻礙電動車成長的身分除了高價錢之外,更要害的仍是充電舉措辦法的缺少。“可以或許購置電動車的一般都是中等收入以上人群,也不會是第一臺車。是以他們對價錢不會太敏感。而更多會斟酌應用是否便利。”
作者:佚名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