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油勘探開發異軍突起,石油市場的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原油貿易重心加速東移使原油價格高位震蕩,導致大量投機資金涌入期貨市場進行炒作。當前國內外石油貿易格局正發生巨變,市場化機制改革步伐提速。監管層多次表態,爭取年內在上海推出原油期貨,配合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5月28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楊邁軍在第十一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原油期貨將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未來還會將相關政策推廣復制至其他國際性較強的成熟品種,提升現有品種的國際影響力,推動期貨市場全面雙向開放。
原油市場凸顯中國因素
隨著原油消費持續增長,我國石油消費已經成為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之一。2013年我國石油進口2.8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58%,預計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原油進口量還將繼續增加。
在中國石油(601857,股吧)需求占比不斷擴張的背景下,國際石油市場的格局也悄然出現新變化。2013年美國原油產量達到5.1億噸,增速達到13%,連續第二年實現兩位數增長,極大地影響了全球能源格局,成為石油工業主要的增長源。
經濟合作組織石油產量2005年達到峰值后逐年呈下降趨勢,而近年來歐美和北美的石油消費增長較快。目前部分新興市場的國家石油消費增長速度已放緩,今后石油消費的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
從中長期看,世界石油的供需將總體保持寬松局面。這樣一個寬松的供需基本面,對國際油價將產生重要影響。原油價格近期基本維持高位震蕩,而影響市場的主要有三個重要因素:一是頻繁的地緣事件,導致原油溢價攀升;二是石油炒家影響油價波動;三是國際貿易的影響,亞太地區貿易在不斷上升,亞太地區石油的敏感度進一步增加。
作為消費中心,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參與程度越來越高,在為世界提供更多流動性的同時,也面臨更多的價格波動風險。“中國作為原油消費大國,全面把握全球石油的供應形勢,研究世界石油市場的變化,對促進國內外原油市場的穩定,推動國內石油市場機制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家能源局油氣司綜合處處長楊青表示。
迪拜商品交易所(DME)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Fix指出,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貨能否成功取決于能否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價格,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油,在此背景下應該形成中國特有的消費者價格。
2013年11月,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在上海自貿區注冊成立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負責原油期貨上市籌備工作。“石油期貨承載的含義,就是中國期貨市場開放的問題。中國期貨市場的開放,首先要從原油等新產品開始。”ICE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杰夫指出,推出原油期貨最大的影響,就是市場機制可以在石油這個全球最大的商品領域得到發揮,原油期貨將使中國的市場結構發生更多實質性變化,更有利于競爭,更有利于國際化,也會對國際石油格局造成影響。
作者:佚名 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