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有真金,落地生紅利。”天津石化烯烴部聚乙烯車間主任杜煥軍對目前新產品創效形成的良好態勢非常滿意。2015年前兩個月,他們按照客戶需要生產聚乙烯新產品5671噸,實現優化創效555萬元。從3月份開始,他們開足馬力,全力以赴生產新品做大紅利。
面對新常態,2015年初,天津石化確立了“90%靠優化創效、10%靠費用控制”的總體增效策略,出臺了《生產經營優化專項考核方案》和《降本減費考評獎勵方案》。各二級單位迅速行動,創效項目遍地開花,其中聚乙烯裝置提出了“新品產量超總部計劃10%、創效2000萬元”目標。這一目標讓他們瞄準新品優化作足“紅利”文章。
精細管理 安全平穩作支撐
每天提前到崗進裝置巡檢,已成為聚乙烯車間設備員孟令革的習慣。“近幾個月新品效益好,我們的裝置也爭氣,特別是造粒機組運行一直穩定。”小孟對此很是欣慰。
新品生產要以裝置穩定為支撐,這在烯烴部已經成為共識,并由此引發了一場安穩保衛戰。
走進聚乙烯車間控制室,就能看到操作人員緊盯監控屏。班長王勝利說,他們不會放過熔融指數等數值的些許變化,因為它們的好壞關系著裝置是否平穩運行,也會影響班組競賽成績和個人收入。
“這是從嚴責任劃分和考核產生的正效應。”杜煥軍主任介紹說。車間建立了領導與崗位、班組長與員工責任連帶考核機制,層層傳遞壓力,同時在班組間開展與穩運行為主題的勞動競賽,營造全員共保裝置安穩的良好氛圍。
新品生產中牌號的頻繁切換是裝置穩定的大敵。比如,從2650切換到9020牌號時,熔融指數從50單位直落到2個單位,一不小心就會給造粒機組造成致命傷。
為此,烯烴部對這套機組按照40天一周期進行考核,聚乙烯職工使出渾身解數保證機組的健康,技術人員手把手地教操作人員如何用“低速手動”模式駕馭機組。今年以來,造粒機組保持穩產高產。
據統計,前兩個月,烯烴部生產聚乙烯新產品3種,進行牌號切換8次,均保持了裝置平穩,為新產品生產鋪就了“陽光大道”。
優化運行 走最佳加工路線
聚乙烯車間每天早晚兩次雷打不動召開優化會,分析市場信息變化,并據此優化生產方案。“優化”在烯烴部已成為一種管理機制。
年初,烯烴部就建立了生產優化“日通報、周測算、月分析”制度,利用每日生產碰頭會、每周調度會和每月經濟活動分析會,根據市場信息對上下游裝置進行聯合效益測算,對生產過程和產品結構進行全局優化,走最佳加工路線。
“新品6010要從9085切過來,2650則從9020切過來,僅此兩條切換牌號的優化路線,每次至少減少20噸非標產品,月增效6萬元以上。”3月10日,仔細核算完數據,生產科統計員高立君樂了。
切換頻繁是烯烴部新品生產的特點,平均每月至少切換4次,如何在高頻率產品切換過程中,減少非標產品,爭取最大效益?“只有優化可以做到。”聚乙烯車間生產主任王曉飛這么說,也是這么干的。
他們通過優化產品切換輪序、熔融指數差異大的新品“跨月聯產”、以及新品切換氫氣與乙烯比值梯次“協奏”,實現了丁烯和己烯新品間互切不再產生非標產品,2650系列新品切換時間收窄了1.5小時。每個環節都在通過降低過程損失增效益。
堅守“質”高點 新產品照樣受青睞
自從粒料外觀被列為采樣時的特別關注后,化驗員的每一步操作也變得格外小心。切倉操作就是為防止在更換篩網時出現“色粒”而制定的預防舉措。
作為系統內盛譽的“新品搖籃”,烯烴部堅持“質量立命”之道,做優品質、做強品牌。他們完善內控標準,嚴把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嚴控新品外在和內在質量,滿足客戶個性需求。
“合格好用才能受到客戶的青睞,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剛剛從廠家調研回來的烯烴部新品開發組組長孫洪霞最有發言權。
為了讓下線的新產品質量“杠杠”的,烯烴部可謂做足了文章。嚴格監控關鍵點變化,確保產品指數密度;每班對添加劑進行標定,確保粒料質量;精細管理催化劑的儲存和運輸環節。點滴相連,環環相扣,讓質量管理變得嚴絲合縫。
采樣回來的化驗員李娟,僅用3秒就準確地將樣品放入儀器中。幾分鐘后,一組數據及時為聚乙烯裝置生產出優質產品提供了可靠支持。
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化驗員不容易,這里每天、每周、每月都有培訓考試。“為了堅守‘質’高點,我們必須出手過硬。”化驗班長王景江非常自信。兩個月以來,三起產品質量隱患被消除,聚烯烴新品一直保持著質量零投訴。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