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時間9月6日晚8點,WTI原油十月期貨漲0.47%,報44.65美元/桶,倫敦布倫特原油十一月期貨跌0.9%,報47.20美元/桶。
就在前一日,產油大國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聯手放出重磅消息,國際油價大幅波動。
沙特和俄羅斯在G20峰會間隙發布聯合聲明,稱已經簽署一項協議,兩國同意成立工作組,評估油市基本面并建議要采取的措施和行動,但稱雙方不會立即采取行動,未來可能會限制產量,以維持油市穩定。在宣布合作計劃后,布倫特原油一度暴漲6%至49.4美元。
不過,發布會與聯合聲明并未透露協議的具體內容,也沒有披露恢復原油市場均衡的“重大措施”的細節,沙特石油部長Al-Falih在接受阿拉伯衛星電視臺采訪時更稱,現在沒有必要凍結原油產量。由此,市場預期落空,布油快速回落至47美元附近,此前大多數漲幅幾乎全部抹去。
消息過后油價的表現也體現了市場參與者對于這份聯合聲明比較失望,大部分人認為這是沒有實質內容的“空頭支票”。
增產空間有限使得凍產協議可期
但也有市場觀察者認為不該完全否認這份聯合聲明的意義。
“據BP數據顯示,俄羅斯與沙特石油產量分別占全球產量的12.4%和13%,總共占全球產量總數的25.4%,這兩個國家若能聯合行動穩定油價,將對全球石油市場有較大的影響。其他OPEC國家可能會表示迎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潛旭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在野村證券亞洲區石油和天然氣主管關容樂看來,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同意參加OPEC組織于月底在阿爾及利亞的非正式會議,“我相信屆時俄羅斯將與其他產油國如委內瑞拉、伊拉克和伊朗一起,將討論出更多的細節來凍產以穩定油價。不過在這之前到九月底之間,市場將等待更多的細節。”
OPEC組織將于11月在維也納召開正式會議。
“如果九月底的會議沒有結果,那么11月份還有機會,我認為他們達成凍產協議的概率已經增加了,原因是他們沒有什么可損失的,包括沙特、伊拉克、伊朗及俄羅斯在內,這些國家近期的產量已經達到了其近期的極限,如果你已經不能通過增產來搶占市場份額,那么你肯定會希望競爭對手能夠凍結產量,所以他們有了更多的動機來達成凍產協議,背后的原因其實是已經沒有增產空間了。”關容樂補充道。
據國際能源署(IEA)八月份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顯示,OPEC產量處于8年高點,該組織成員國7月份的總產量環比上漲15萬桶/日達3340萬桶/日,主要是由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及伊朗的增產引起的。而非歐佩克石油產量在7月份反彈了55萬桶/日,其中大部分來自加拿大,該國此前遭遇了大面積的野火導致部分原油停產,現已逐漸恢復。
不過,報告還指出,非OPEC石油產量的減產幅度超過了OPEC的增產幅度,目前全球的總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1.5萬桶/日。
據BP數據顯示,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分別占全球產量的13%、4.9%、2.9%(總共占全球產量20.8%),中國占到4.9%。
“近期我們看到了供給端的大幅收緊,比如美國方面,油企更削減了資本支出,鉆機數量也顯著下降了,因此美國的產量在過去12個月以來下跌了10%。中國方面,中石油等的產量也下跌了,過去12個月以來產量下降了5%-10%。這是因為中國的許多油田比如大慶油田,已經是三四十年的老油田了,目前的產量和以往比起來下降了不少。基于上述原因,中國原油產量降至了5年來最低水平。”關容樂說。
供需將逐步平衡
關容樂認為,油價最壞的時期已經結束,一方面需求正穩步上升,另一方面供給也在收緊,這意味著供需在未來兩年會更趨平衡。
“近期全球石油的需求達到了歷史峰值,今年增速1%。不過因為過去幾年的產量過剩導致全球累積了大量原油庫存,使得今年的油價仍在低位徘徊。我認為基本面連同政治形勢,未來油價的回升可期。”關容樂說。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英國公投退歐對全球經濟前景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全球的能源需求。
IEA8月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顯示,因英國公投退歐對全球經濟前景產生負面影響,IEA將2017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由2016年的140萬桶/日下調至120萬桶/日。
OPEC組織內也存在伊朗這個變數。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五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表示,伊朗應該被允許增產。
“據BP數據,伊朗的產量占到4.2%。伊朗之前被制裁很久,急需出口石油,換取國家經濟發展的外匯及其他產品,伊朗目前的角色變成了全球原油供給額外的補充者。”潛旭明說。
據路透社報道,伊朗曾表示,唯有其他石油出口國承認伊朗有權利全面重新獲得自己的市場份額,伊朗才會配合凍產協商。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伊朗準備好在幾個月內將原油日產量增加至400萬桶,具體將取決于市場需求。
雖然年內是否能達成凍產協議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不過石油市場供需將逐步恢復平衡。
IEA此前發布的月度報告預計,石油市場供需將逐步恢復平衡。報告分析,精煉廠對于原油需求的上漲,將吸收海灣地區創紀錄的原油產量,2016下半年基本無供應過剩,第三季庫存將大幅減少。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