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原油大漲引來了很多關注 ,當前的原油價格,主要還是受到OPEC的影響,從去年達成協議以來,通過減產,OPEC已經維持了原油的價格,甚至可以說完全操控了原油的價格,而這次,對增產不滿意的是阿聯酋了,他們想要增加更多的產量,這導致7月份的OPEC會議,一直沒有達成協議,談了幾次也沒有結果,開始市場當做利好,原油還沖了兩天,后來結果遲遲不出來,大家終于沒耐心了,原油開始大跌,不斷走高的油價讓美國也坐不住了,在會議被取消后的幾個小時后,一名白宮發言人表示:
“盡管美國并非談判參與方,但正密切關注OPEC+會談,及其對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狀況的影響,政府官員一直在與相關方面接觸,敦促達成折中解決方案,以落實增產提議” ,但是這似乎不起什么作用,作為沙特曾經親密的盟友,阿聯酋突然提出反對意見,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海灣國家內部,在石油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劇,過去40年來,OPEC內阿聯酋一直追隨沙特,而如今二者在不僅在石油政策方面,在外交、政治、經濟、,防疫等多個方面的分歧也正在加大,有專業人士表示,沙特顯然加大了壓力,而阿聯酋正努力在這個供不應求的市場中,確保自己的利潤,“這些能源巨頭,正在為未來十年的出口收入做準備”,實際上,光談美國的石油霸權計劃,美國本身如果還是世界工廠,是占據絕大多數全產業鏈的超級工業國,自產自銷一部分,再用于出口
或許可能,現在產業空心化下不可能,美國的石油霸權雖然由來已久,但是卻是一直維持著巧妙的平衡,在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時,美國的黃金多于外債,但這一差距不斷縮小,到1950年末,美國的外債就超過了黃金儲備,最終在1971年,尼克松結束了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從而終結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不過,美元的霸權地位并沒有轉移到另一個國家,而是過渡到了一個更高明的體系--石油美元,美國的石油霸權體系的關鍵點在于,必要時刻,為了維持石油方面的利益,美國可以通過軍事行動或威脅,來維護地緣政治現狀,此外,為了讓足夠多的美元進入國際體系,美國不得不與其他國家保持持續的貿易赤字,這些美元中的許多被用于購買美國國債,并作為外匯儲備儲存起來,這意味著,與主要依賴國內融資的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美國聯邦赤字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外國政府融資的,美國持續的貿易逆差,正是石油美元體系的內在缺陷
更何況美國的頁巖油生產成本并不算低,怎么都不可能比中東的淺層油低,中東只要穩定,其就無法占據絕大多數市場,沒有足夠的定價權,再者現在全球的石油供應相對過剩,科技進步,粗放產業越來越少是其次,貧富分化加劇導致的需求不振更為致命,買家的議價能力太高了,才說如果美國還是超級工業國還有可能,最后無論全球石油綁定美元,還是讓中東不能生產石油,美國石油綁定美元,都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吞噬美國石油換來的真金白銀
用于解決國內問題的錢就相對越來越少,美國作為全球帝國,現在已經開始遇到當年羅馬帝國的問題,偏遠疆域統治成本越來越高,個人認為,這個方案的核心問題在于中國,中國已經是入門級超級大國,這次超級經濟危機加疫情,效果可能會等同于1929年的大蕭條經濟危機,加上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這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因為這一波后戰力對比就要發生本質變化,以后是超級大國對超級大國,偏偏中國是最大的石油買家,各握一方議價權,就很尷尬了,頁巖油賣不出去,形成不了良性循環,多出來的就是泡沫,中國的石油問題是先天缺陷,但是國內也并非沒有
是體量太大總量相對較少,因為資源稟賦再加問題過多的國內石油行業,導致成本太高,打仗絕對夠,武器代差沒有,軍事威脅對中國的用處沒那么大了,過去,美元綁定全球石油交易,已經快續不下去了,美元綁定美油,讓別人賣不了油,綜合成本可能更低,畢竟讓中東亂不管治理,但是買家就在那,想怎么賣還是要和買家談,盡管現在就斷言美國的能源霸權時代,行將結束為時尚早,但有明顯跡象表明,美國已經不能輕易左右世界能源發展格局了,美國的能源生產,尤其是最重要的石油生產能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有專家預言,由于美頁巖油產業在價格戰中受到重創,眾多鉆井紛紛關閉 ,美國肯定不能像以往一樣,穩穩地左右世界經濟格局
就現在的情況來說,別說是維系美國的石油霸權了,世界石油市場能否走向再平衡,仍有待觀察,當前“歐佩克+”,每天庫存量超過10億桶,預計需要用兩年的時間恢復元氣,才能將庫存恢復到5年平均水平,由于“歐佩克+”減產協議,得到嚴格執行,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球供應可能低于需求,但由于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與沖擊,全球需求恢復仍是未知數,世界經濟恢復增長前景不明,同時面對能源產業流失10萬個就業崗位、,不少油企申請破產保護,美國石油相關產業界人士不禁憂心忡忡,大聲疾呼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美國能源優勢地位,但是就算如此,也阻擋不了大山的崩塌,目前已經有439家美國石油企業宣布破產,埃克森美孚這種石油巨頭,也面臨著巨額虧損的風險,由此可見,美國的石油霸權崩盤危機,已經隱隱有爆發的風險了
來源:百家號 文:全球財經檔案